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,中国男足再次无缘决赛圈,这已经是国足连续第四次未能跻身世界杯正赛。尽管球迷们早已习惯这种失望,但每次失败后,我们仍不禁要问:国足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?

预选赛的挣扎与遗憾

在2018届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中,国足被分在A组,与伊朗、韩国、乌兹别克斯坦等强队同组。虽然高洪波和里皮先后执教,但球队的表现起伏不定。关键的“长沙之战”中,国足1:0战胜韩国,让球迷看到希望,但随后面对叙利亚的补时丢球,彻底断送了晋级可能。

技战术与人才的困境

那届国足的核心问题在于中场控制力不足。郑智虽老当益壮,但缺乏年轻球员的支撑;锋线上武磊虽快,却难以独自扛起进攻大旗。对比日韩的旅欧球员,国足的整体实力差距明显。此外,战术执行的不稳定性也让球队在关键战中屡屡犯错。

青训体系的长期缺失

2018届国足的失败,归根结底是青训体系的滞后。相比邻国成熟的梯队建设,我们的年轻球员培养仍停留在“急功近利”阶段。足协虽推出“U23政策”,但效果有限。真正的改变,或许需要十年甚至更久的耐心投入。

“足球没有捷径,只有脚踏实地。”——里皮在离职时的感慨,至今值得深思。

2018年世界杯已成过去,但国足的反思不应停止。下一次机会,我们能否抓住?